跳到主要內容
::: :::

運動知識

回上一頁
陪您一起運動的好夥伴『教育部體育署國民體適能指導員』 FB分享 Line分享

 

一、政府嚴選「國民體適能指導員」專業證照掛保證

★強化術科實作演練,嚴格把關指導員品質

  參加體適能課程時,總有一位專業又親切的身影,用簡單易懂的口訣帶領民眾運動並針對每人不同的身體狀況,進行精準的運動指導,在充滿笑聲的課程中,不知不覺愛上運動!如此專業又擁有教學魅力的他們就是「教育部體育署國民體適能指導員」!
究竟他們是如何獲得這張證照呢?讓我們一起探索「國民體適能指導人才」的培育之路!

  國立體育大學運動保健系林晉利副教授表示跟一般坊間證照最為不同的是:國民體適能指導員證照不僅重視基本學科能力,還會特別設計『情境題』來考驗考生們的臨場反應,每位考生都必須接受45分鐘的術科實作考試,而為何我們要投注這麼大的心力來完成一項高成本檢定?就是希望嚴格把關指導員的品質,在運動專業度上值得民眾信任。 

  為了能讓考生學習到實際教學所需能力,在術科項目中考核基本能力訓練、動作修正、體適能檢測實務等;在中級指導員的考核中,更重視指導員對於民眾的「身體狀況評估能力」:預先演練未來進到健身中心、常態課程實務中的突發狀況,考生要能根據不同族群的運動習慣、疾病、症狀,針對個人的體能狀況,為其設計適當的運動處方,以此考驗中級指導員之「個人化指導」能力,確保中級指導員擁有足夠的專業龍力,能為65歲高齡長者、孕婦等特殊族群帶來最完善、安全的體適能指導。

初級國民體適能指導員證照中級國民體適能指導員證照差異

 

二、運用個人指導能力,幫助各族群愛上運動

  「這是一張『即使擁有體育相關科系背景』的人,『依舊需要認真準備』才會通過的證照。」是花蓮市執行運動i臺灣2.0計畫常態性課程,具備中級國民體適能指導員資格的陳筱筑教練對於國民體適能指導員證照的感想。在報考中級檢定時,陳筱筑教練也分享令他印象深刻的術科考試,原以為考試動作已駕輕就熟,考試時才發現不只要學會,更要做到精準。歷經兩次考試才通過中級指導員的經驗,讓他提醒自己永遠要歸零學習,強化自己的體適能專業能力。

  「我覺得檢定考試,是一個幫我增加自信心的重要存在。」陳筱筑教練表示,中級嚴格的術科考試,讓運動指導員的知識不再局限於腦袋,更要求自己必須要有「教學」與「臨機應變」的能力。這些訓練很好的反映到後來實際接觸到的族群,無論是原住民、銀髮族長辈、孕婦、或是患有慢性病民眾。因為擁有良好的「個人指導」專業力,能夠針對熱愛跳舞、音樂律性高的原住民,投其所好搭配歌曲,設計專屬互動課程;遇到原先排斥運動的長輩,能快速看出他們「是因為做特定訓練姿勢感到疼痛」而拒絕運動,協助其改變訓練方法、突破心魔,使長輩看見「自己也能享受運動、愛上運動的可能性」。

  曾有民眾反饋能明顯感受出中級國民體適能運動指導員的「不一樣」,針對民眾的個人化需求,提出相對應的運動處方,使人感覺課程有內容、運動起來更有感。民眾的正面回饋讓指導員能享受地教學的樂趣,也更有動力持續進修。

三、幫助企業打造運動空間,建立企業內部運動風氣

  中華民國中小企業總會洪素芬副主任表示,為推廣全民運動,政府現在推出了「運動企業人才認證」,鼓勵企業聘用運動指導員,如:退役運動員、運動教練、體育相關科系畢業生、擁有運動專業證照等人才進入企業,希望透過這個計畫促進運動人員的就業,並善用運動專業人才之相關背景,協助規劃企業內的運動空間、課程或活動,如:辦理球類、有氧運動、瑜珈活動等,強化企業內運動風氣,構建一個健康友善的工作環境,同時提升人才的運動知能。若有成功聘用運動指導員之企業,可向政府申請補助「企業職工運動」所需經費!

  歡迎有興趣的企業或運動關人才,上網搜尋「體育署i運動資訊平台,無論是「運動人才專屬媒合服務」、「企業職工運動補助申請」等相關資訊,一併都在這裡邀請您一同「運動好人才、企業動起來」!

四、將運動知是回饋家庭,用運動創造青銀互動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觀光休閒與健康系林怜利老師指出,中級國民體適能指導員證照對於運動指導員來說別具意義。首先,由於報考中級前需先通過級、並擁有一年以上的教學經驗,因此若能先完成初級再來通過中級,這是對指導員持續精進專業的重要肯定;再者,獲得中級證照後每3年就需要換證,參加研習、累積課程時數後才能維持資格,如此種種,使通過中級這件事實在太不容易了,所以許多同學考完後,都會格外珍惜這張證照,進而更積極主動的進修。

  林怜利老師也分享在中級國民體適能指導員看到的現象,因為獲得更多與銀髮族運動相關的進階知識,例如「早晨對銀髮族而言是最好的運動黃金期」、「為了減緩老化,銀髮族必須重視以運動來強身健體的重要性」等重要觀念,得以早將這些運動知識,實際回饋家庭;此外,在體適能指導上有更多與銀髮族群相處接觸的機會,使自己更能夠「同理」家中長輩們的觀念與想法,知道該怎麼轉變說話方式、達成有效溝通,不僅幫自己家中最親近的長輩常保健康,更強化了祖孫之間的情誼。

 

   Line官方帳號

聯絡電話
全國登山日北部場/南部場 主辦單位電話:(02)2594-2108 Email:ctaa03.office@gmail.com
全國登山日中部場 主辦單位電話:(02)2751-0938 Email:ctma@alpineclub.org.tw
山域嚮導授證業務:(03)3283201#8519
無動力飛行專業人員授證業務:(03)3283201#8518
救生員授證業務:(02)2395-4003、2395-4004 客服信箱:lg2021@ntub.edu.tw
國民體適能指導員授證業務:(02)7749-6876、(02)7749-6879、(02)7737-8089
推動企業聘用運動指導員專管中心:(02)7737-8089
i運動平台客服電話:(02)2784-1065
i運動平台客服信箱:edusports.service@gmail.com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國定假日除外

網站瀏覽人次:22534951
建議使用Chrome瀏覽器1024 × 768以上的解析度觀看,可獲得最佳效果
版權所有 © 教育部體育署 All rights reserved.